發布時間: 2010年05月07日 17:33 最后更新時間: 2020年01月06日 16:55 作者: keruide 閱讀次數: loading
一、游泳池衛生管理
游泳場所的管理:定期進行清潔與經常進行的藥物處理相結合,保障游泳場所的清潔衛生。相關管理人員要經常清掃游泳池的周圍,防止碎石、玻璃及其他雜物損傷人體或影響水質。水質的衛生管理。確保水池無雜物、無漂浮物。要按要求對水池進行消毒。
(一)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
(1).游泳池應當安裝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,并能滿足水質處理的要求。游泳場所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應保持齊全完好,建立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,做好經常性檢查、保養和維修并作好記錄。發現問題及時檢修,發生故障時應有應急處理措施,確保各類設施設備正常運行,保持良好狀態。
(2).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的選擇,應符合下列要求:
1)設備安全可靠、操作和維修方便;
2)計量裝置的計量準確,且靈活可調;
3)投加系統能自動控制,且安全可靠;
4)加氯機至少設置一套備用,加氯機應有壓力穩定且不間斷的水源,加氯機的運行和停止應與循環水泵的運行和停止設聯鎖裝置。
(二)游泳池水消毒
1. 消毒劑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殺菌消毒能力強,并有持續殺菌的功能;
(2)對水和環境無污染,不改變池水水質;
(3)對人體無刺激或刺激性較??;
(4)對建筑結構、設備和管道腐蝕性小。
2. 在有條件和需要的情況下,可采用臭氧、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法。采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時,還應輔以氯消毒,以保持消毒的持續性。
3. 游泳池水(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)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0.3~0.5毫克/升計算確定,浸腳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5~10 毫克/升計算確定,加藥時間在開放前1~2小時進行。游泳場所開放時,要定期測定游泳池水余氯,并做好記錄。有條件的,室內游泳場所開放時,每2小時測一次余氯;室外游泳場所開放時,每小時測一次余氯。
(三)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長藻類,池水中應加入除藻劑。若使用硫酸銅,其加藥量不應超過1.0毫克/升。